常说的“涉政有害信息”都包含哪些方面?

    2022-02-07 09:30:13 来源: “网络安全研究”微信公众号

 

    -前言-

    在互联网内容安全审核业务开展过程中,无论是培训、工作部署、各类专项,经常会听“涉政有害信息”这个描述,我们对其第一印象就是高危、重要、时政相关,那“涉政有害信息”具体包含哪些内容?

    相信能准确对其进行概述的人并不多,国信网安结互联网内容安全生态相关要求,对“涉政有害信息”的主要范围进行了提炼总结,供大家参考、了解。

    “涉政有害信息”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:

    一、危害社会主义制度

    1、攻击、否定、违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;

    二、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

    2、否定、弱化党中央的核心地位,歪曲、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;

    3、丑化、拼接、不恰当使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形象、讲话;

    三、涉及独立

    4、反对、攻击、曲解“一个中国”“一国两制”;

    5、宣传、推崇台独、港独、藏独、疆独等的言行、活动、标识,包括影音、图文、资料等;

    6、对涉及领土和史实的描写、素材使用不符合国家定论;

    四、损害国家及军警形象

    7、贬损、玷污、恶搞国家和民族形象、精神和气质;

    8、损毁、恶搞,不正确使用国旗、国徽形象;

    9、篡改、恶搞,在不适宜的商业、娱乐活动中使用国歌;

    10、恶意歪曲、污蔑、片面展示,损害军队、警察、司法等公职人员形象;

    五、破坏社会稳定

    11. 炒作社会热点,激化社会矛盾,影响公共秩序与公共安全;

    12、对事故、灾害、时政新闻未按规定进行发布;

    -结语-

    综上“涉政有害信息”主要包含了:危害社会主义制度、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、独立、损害国家形象、破坏社会稳定,五个大的方向。

“涉政有害信息”对社会稳定、网站生态危害极大,属于法律法规重点管控的范围之一,需要对其准确理解、精准把握、重点跟进。

    从内容安全业务体系、培训体系的角度,还有很多内容与“涉政有害信息”密切关联,但自身属于比较大的分支,例如暴恐、涉密、邪教、谣言等,因其自身内涵较为丰富,可以单独列为一个项目,以便在工作中有效跟进、精细化部署。

全部文章